半年了,狂风扫落叶式的,相对于去海洋公园玩过山车还要更刺激,现在才回过神来,亦终于病倒了。
冥冥之中但又好像是阴差阳错。怎么说呢?就像去年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的春茗,还记得当晚我是带着初起的感冒而去的,拍完照片没多久我就离开,结果就病倒了,依稀记得最少一个星期才复原,差不多复原时在天后吃了一碗日本拉面。而早几晚的今年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春茗,真巧,我又是感觉初起感冒,结果是来真的又再次病倒了,同样的病征…记忆很神奇,那碗面的味道好像仍在,怎么觉得好像只是昨天的事情…
这一年真的走过了很多路,经历了不少事情。
很多人不知,在还未进入电影行业前,即九十年代初,我的Production House曾做过舞台灯光音响工程的工作,估不到这次办AI Hub就能重操故业,重温了一下那种现场Run Live的刺激感,当然一进入电影工作之后就全情投入原创音乐工作,一直到现在。那些年买下的贵价现场音响设备就全都卖去了,只保留两条Analog的EQ和一部Korg的A1 Multi-Effect。这部Analog的Effect在当年可是挺贵的,足以与Lexicon比肩,它处理出来的Reverb不会像数码那样生硬,也不会出现那种像被剪断头尾般缺乏韵味的声音。
数码声音除了没噪音之外,对于声音的生命力来说是缺了一点的。当年我们常说的Analog就是要带有噪音才完美,如果用喝茶来比喻的话就是有一种回甘的味道,这样才会让人留下记忆…
其实做人或做事情好像也是这样才更值得回味。
看来2025年的Filmart会是让我回甘一生的重要一年了,我亦相信AMP4每位成员这半年来一起经历的,对大家而言,一定会同样地一生回味无穷。特别是在春节前那种每天也是患得患失的感觉,我相信只有跟我一起经历过过程的每位才会真正的懂那种滋味。
说实话,春节前我们执委们都知道,举办的日子已逼近了但仍很多不确定因素,每天都像在热锅上蹦蹦跳,但又感觉前路很多未明的弯路,特别是每次收到Whatsapp讯息就像开盲盒的心情。
每次感觉困倦时,又或遇到问题时,只能鼓励自己,有路就先照着走下去吧…那怕不知前面是否死胡同,反正不走就永远没出路!
然后就又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下去了。
跌跌碰碰、走走停停,过了春节后仍是很多事情未落实,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很不真实的感觉。就像每次遇到樽颈时总会有「白武士」的出现,而且每次的时间都是刚刚好,不迟也不早…不过再有下次的话,希望能早一点出现好不好呢!
话说回来,想深一层,其实每一位又或每一间企业的出现,都是我们这次AI Hub的白武士。反而我们后期会,或许只是在这时代洪流中,刚刚同一时间遇上了AI而把大家凝聚在一起,这个Hub是不是很巧合呢!
回顾一下每个伙伴加入的时间线:一开始是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加入,然后是Lenovo、秀狐科技、G-Ka Motion Control、MasterSound,然后是香港演艺学院-电影电视学院、深圳市神牛摄影器材,接着就是SONY和香港浸会大学。而在最紧急关头最大的助力就是先力电影器材公司了。并且不得不提一点,由于当时逼在眉睫所有需要落实的事项都已确认,故此不能再添加任何新的企业名字进来,但先力电影器材公司仍是二话不说地落力支持。同时也要感谢香港电影摄影同业协会(HKCA)的陈立文会长义不容辞地当我们每次要加借器材时,他都为我们向先力公司提出申请,这点我必须在此实名认证他们的功劳。
最令人欣慰的是,3月19日黄昏时分,收到先力电影器材公司负责人的讯息,说已有客户参观AI Hub展示后主动联系,这或许又是冥冥中的一种安排。
又得说回来,为何我们能如此放胆把SONY的摄影机挂在Lenovo的机械狗上来完成此番的任务呢?这得靠摄影师钟有添先生的经验和支持。又或者可以说整个AI Hub在拍摄方面因有他,我们才如此感觉踏实地展示每一样跟拍摄有关的事情,并且每每在有问题时总是由他的经验来为我们想出解决方案。很神奇的,不到你不服气。
说起天意,又不得不提起3月16日的那一天。又是阴差阳错地为了某原因,我要求Lenovo提前在早上将机械狗送抵现场架设,原本他们计划下午三时才到。谁知当天机械狗竟然发生故障,整日毫无反应,大家都心急如焚,深怕若无法及时修复,便意味着半年心血付诸东流。整整一天都找不出故障原因,直到黄昏时份才意外发现「病因」,他们立即赶往鸭寮街购置电池和工具,火速返回现场抢修。约莫八时三十分,伴随着众人的欢呼声(包括我在内),机械狗终于重新运作,那一刻,大家终于放下心头石了,这又再一次证明好像真的有冥冥之中的安排。
就像香港贸易发展局这次邀请我们后期会一起主办AI Hub,从零开始,一起见招拆招。也是很佩服他们的日以继夜地工作,很多次是晚上11时多仍跟他们在电话会议,当时是听得出他们仍在办公室未离开岗位的。所以要感谢TDC团队,他们真的非常给力,Josephine、Jill贴身又贴心的跟进,还有经常会在不知不觉间及时出现在身边的Tim,有他在展区一眼关七,真的万无一失。
还有感谢义工队的柏禧,每逢紧急状况,只要有他在,总能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然有序。他可是我2005年第二届电影专业培训计划后期班的学生,噢,原来已是20年前的事了。
说起来,才醒起星如和大辉是我第一届的学生。
当然,也要感谢一众优秀的义工队以及香港新闻社团队为AI Hub所作的专题报导,看到你们在现场为我把关好AI Hub的环境,让我倍感放心,也减轻了我的压力。
至于AMP4的家人们,是自己人就不一一致谢了,只想让大家知道,很荣幸这次能跟你们所有人一起共事AI Hub。没有你们的无私付出,这次是没可能成功的。
算了一下,是我第三年半的任期了, 也没有白费大家这半年来的心血,我们做到了!